Blog Archives

但願黎明不要來

朋友訴苦︰孩子從三歲開始,每天晚上12點以後才做完功課,早上六點前已經起床,長年睡眠不足;因為壓力,也長年胃痛吃不下飯,已經達到發育年齡但瘦骨嶙峋。父母反省,讓她轉一間學校,可憐的孩子終於可以每天十點上床睡覺,但胃病始終沒有痊癒。 這樣的個案原來很普遍。根據本地媒體報道,香港中小學生六成睡眠不足,相對十年前,只有三成中小學生睡眠不足,更結合失眠、情緒病等各樣問題,令病情轉趨複雜。家長注重讓學生多多補習,卻愈來愈漠視睡眠的重要性。 我們經常討論成人或者銀髮族睡眠問題,這篇報道少有地聚焦在中小學生。睡眠問題包括失眠、睡眠不足、渴睡症、夢遊及睡眠窒息等。中大精神科學系教授榮潤國稱,睡眠不足影響深遠,更與情緒差、肥胖症、高血壓及癌症等多重疾病有莫大關係,睡眠不足人士比正常人患抑鬱風險高兩至三倍。約4%小學生竟然有失眠問題,每星期有至少兩、三次在床上輾轉反側,久久不能入睡。他指出當學生踏入青春期,失眠問題更加嚴重,9%男生有失眠問題,女生更易中招,當中有12%失眠,主因是女生於青春期情緒變化大,對人際感覺更加敏銳,故女生失眠的機會高四成。…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養生之道 Tagged wit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懶氣症」是從幼兒開始

(續昨)一些有嚴重「懶氣症」的拖沓者是生活在夢裏的人,只要不用工作,會想出任何藉口讓自己舒舒服服躲在託詞裏,其中一個經典藉口是︰「算命師傅說我將來會嫁個有錢人」! 拖沓者的「懶氣症」不屬於藥物治療的範圍,與自我控制有關。 新西蘭的「丹尼登跨領域健康發展研究」(Dunedin Multidisciplinary Health and Development Study)是世界上少有的「自我控制」研究,經過超過三十年的追蹤研究,得出的結論是︰自我控制對一個人健康、財富和犯罪機率有直接的關係,它不僅是個人的修養問題,而且跟社會安全也有關。…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健康知識, 心靈呵護, 養生之道 Tagged with: , , , ,

你對我like,我為你亡

(續昨)青春期很容易high,我想起了兩個例子。 多年前有一部非常賣座的電影《周末狂熱》(Saturday Night Fever),主角「揸住煲茶」(John Travolta)獲五金店老闆加薪,雖然少得可憐,但他無比高興,連孤寒老闆自己都感到不好意思。這是典型青少年的反應,對方一個讚許欣賞的舉動,即使無關輕重,都會令大腦產生快樂荷爾蒙多巴胺。 還有一個例子,有位IT界年輕人很有成就,但促成他進入這個行業的推動力,是中學時候一封筆友的來信。信是其他學校一個女孩子寫的,連樣子也沒見過。這個男同學為學校編寫了一個網頁,女孩子看見後大加讚許,鼓勵他朝這個方向發展,就這樣成就了他將來的事業。多年後,男生事業有成,通過一切方法找到這位素未謀面就失去聯繫的女生,是一個感人的真人真事。…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心靈呵護 Tagged with: , ,

荷爾蒙澎湃

(續昨)專家指出:「青春期的青少年最愛冒險,也最容易被激將挑唆,是基於兩個原因:一是基因演化,另一個是大腦神經傳導物質。」 我想起1967年的香港暴動,那時候我正值青春期,荷爾蒙與革命熱情都同樣澎湃。現在經專家指出,原來青少年對事件的反應比成年人多了激烈、少了思考,正正基於以下兩個生理原因: 一、基因演化:這是生存的需要,表達方式是「好奇」——人類在演化過程中,必須對更好、更安全的居住環境保持好奇,必須對食物來源保持好奇;對新朋友、新群體的好奇有助提高安全感,也能擴充生存的地盤,而對異性的好奇亦使生命得以傳遞下去。好奇心本來是正面的,是創造力的原動力,有演化上的功能,是去除不了的特性;但好奇心也害死貓,這個時期的孩子很容易染上煙酒毒品,容易濫交,容易上當,也容易被利用。…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心靈呵護 Tagged with: , ,

青春期的生理特點

(續上周五)專家說:「對青春期的定義,從女孩初期來潮、男孩變聲開始,直到結婚才結束。」但專家沒有說適婚年齡是幾時,可以是30,也可以是40歲,而且:「這段期間的長度,全球都有愈來愈長的迹象,比以前開始得更早,結束得更晚,所以,父母的日子愈來愈不好過。」 如果你家有一個青春期孩子,你看了這段專家的話大概會很安慰,你不是唯一在世界上有非常子女的父母。 專家繼續說:「負責控制衝動的前額葉皮質要到20歲才成熟,而大腦的成熟快慢有別,有的要到25歲!所以,父母要從小訓練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心靈呵護 Tagged with:

一輩子都在青春期

(續昨)「青春期是人生最痛苦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孩子對自己沒有信心,渴望讚美與認同,為了得到同伴肯定,不惜自嘲、貶低自己,甚至扮小丑搞笑。」這是美國心理學會喬治米勒獎得主、暢銷書《教養的迷思》及《基因或教養》作者茱蒂‧哈里斯的原話,我很認同。青春期的生硬尷尬和沒有自信的感覺我到現在還記得。專家說,青春期在人前的不自在要到25歲才結束,不過我知道有很多人到了一把年紀還是在人前不自在。專家又說:「這個轉變時期的孩子對未來茫然空虛,性激素大量分泌,情緒的爆發趕不上理智的成熟,每天忍受內外角力,是人生最痛苦的時期。」青春期在專家的科研報告中竟然是人生最痛苦的時期!如果你家中有處於青春期的孩子,請回憶你自己在青春期的混亂和不安,千萬要心存包容和耐性。…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心靈呵護 Tagged with: ,

青春期的「叛軍」

(續昨)青春期是尷尬的年齡,身體開始出現變化,第二性徵出現,體內荷爾蒙大量湧出,使情緒變得不穩。大家習慣把這段時期叫反叛期,但這樣分類很不好,一旦成年人把孩子定位為「叛軍」,就種下了對抗性的種子,成人和孩子之間的對話和溝通被撕裂,悲劇就這樣開始了。 為甚麼情緒會不穩定?為甚麼孩子變成另一個不認識的人?其實連青春期的孩子都無法了解自己,但作者茱蒂‧哈里斯指出,這時候「體內荷爾蒙大量湧出,使得情緒不穩定」,是無法避免的生理現象,所以成年人要體諒孩子,因大家都曾經年輕過。 這段時期有個秘方對兩代人都至為重要,叫「換位思考」,方法是通過大量閱讀,這是專家提出的解決方法。「若在這個時候沒有大量閱讀使之學會換位思考,孩子會因為一時衝動而做出後悔一輩子的事,外國各所學校莫不在這段時期要求孩子大量閱讀。以美國為例,學校從八年級開始,社會科一學期要讀14本書,學生要從書單中的每一個宗教、每一個種族,任選兩本書來讀。」…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知識, 心靈呵護 Tagged with: , ,

你還記得青春期嗎?

每個人都經歷過青春,但大概沒有多少人還記得具體細節,用文學的語言概括青春期只有兩個字——青澀!兩個字就把人生中寶貴的一段經歷帶過去了,這段既寶貴又混亂的「青澀」到底是甚麼? 美國心理學會喬治米勒獎的得主、暢銷書《教養的迷思》及《基因或教養》作者茱蒂‧哈里斯指出:那是一段尷尬年齡,還不是大人卻已不是小孩,體內荷爾蒙大量湧出,使情緒不穩定,身體開始變化,第二性徵出現。作者的結論竟然是:「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希望跳過青春期。」 為甚麼一個德高望重的學者,竟會帶着情緒反思青春期?作者繼續說:「青春期時外表的改變都不及大腦內的改變,青春期時神經迴路(組別)密集地與別的迴路連接,心智日漸開竅,朦朧的世界出現了脈絡,知識逐漸條理化,心智迅猛發展,卻離開成熟還有很遠。青春期對很多人來說是個青澀難捱的生長期。」…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心靈呵護 Tagged with: , ,

文章分類

April 2024
S M T W T F S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