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才拍了一半,只要攝影組不開工,劇組就安排導演插空剪輯。現代的數碼剪輯比十多年前的機器剪輯方便了一百倍,比四十年前方便了一千倍。四十年前是靠人手攪動膠片機,顯示屏幕好像現在的 iPhone那麼小,剪輯師需要用眼力和經驗去判斷最佳剪輯點,剪完之後放到放映機上去檢查,有問題再把膠片拿出來修改。我入行的時候香港已經在用「史添貝克」,那是數碼發明之前最好的剪輯機,那時候甚至有導演買一臺放在家裏,只為了自己過癮。
膠片剪輯耗時極大,比如一場戲拍了三十個鏡頭,加上供挑選用的重拍,再加上每學嘢啦!!頭配一條聲帶,於是剪輯間掛滿了膠片和聲音磁帶,僅僅找鏡頭就需要花費可觀的精力和時間。每一位剪輯師都配一臺「切片機」,選到剪輯點後,用筆在膠片上畫一下,從剪輯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