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Archives

活着,再活着,更活着(上)

女姐在訪談中自爆了一段發生在五十年代的戀史,但又「唔制」,不肯講對方的名字。這個為女姐自殺不遂的人叫黃河,是當年紅遍港台的小生,能演能歌,相等於今日的劉德華。他生於一九一九年,剛剛在二○○八年去世。 黃河在自殺前留下一封萬言絕命書,那是一九五六年的聖誕前夕,女姐已經與恩師馬師曾離婚,黃河與女姐在熱戀中。在他赴台拍《日月潭之戀》的時候,收到紅線女來信,信中說,紅線女將在下月返大陸定居,從此見面無期。黃河於是堅持立即回港,製片與導演只好硬把製作周期縮短。 八○後生的人,很難明白為什麼返大陸定居便從此見面無期。以前國共兩黨壁壘分明,影藝人也被迫戴上政治帽子,以我自己為例,我在一九八四年去大陸拍《似水流年》,拍完後便要去… 繼續閱讀
Posted in 生活雜文

黑心商人的大禮

有個女孩子才廿多歲,頸側長了個瘤,天師看了看,開口就問:「平時愛吃垃圾食物嗎?」所謂垃圾食物,即炸薯條、炸薯片等東西。女孩子一呆,答:「經常吃!」 經常吃垃圾食物,會導致病變,病變區通常會在胸口以上,引致頸部長瘤肯定不止一宗,否則天師不會一語即中,連我在旁邊聽見也嚇一跳,朋友的孩子是個男孩,才讀中學,頸部淋巴長了瘤,他平日的最愛也是炸薯條、炸薯片這類垃圾食物。 有人將炸薯條放在屋中,發現它時間再長也不會腐敗,所有的食物都會腐敗,為什麼竟然有不腐敗的食物?那是黑心�… 繼續閱讀
Posted in 生活雜文, 養生之道

「忌神化用」紅線女

港台的阿郎哥倪秉郎問我,訪問女姐後對她有什麼感想? 一個多小時的訪問中,我對女姐的一生慢慢形成一個印象,這個印象又化成一個畫面:我看見一個滑浪的人,在駭人巨浪中時而跌入浪谷,時而滑上浪尖,但無論命運再翻手雲覆手雨,這個滑浪人總能夠把浪當馬騎,即使跌入浪谷,也不讓自己沒頂。 這種形容頗感性。就像一切在藝術領域有成就的人一樣,女姐也是位非常感性的人,但騎浪人如果只知感性�… 繼續閱讀
Posted in 生活雜文

別忘朋友好

多口煇正名應該是─煇哥,朋友之間混得太熟便亂叫名,有時竟疏忽了禮貌。每個人性格中都有一個特徵,於煇哥身上,是他的義氣。煇哥擅長卜卦,教他卜卦的老師傅在戰後流落香港,從此以後與家人失散,孤家寡… 繼續閱讀
Posted in 生活雜文

訪問女姐

紅線女住在廣州。現在從香港去廣州很方便,從深圳去的話,坐「和諧號」列車,七十分鐘便到。雖然如此,由於女姐約我們上午十一點開始訪談,這意味着我們清早五、六點便要爬起身,好盡早到採訪現場作準備。採訪地點是在廣州天河的「紅線女藝術中心」,這塊地的面積比香港藝術中心還要大,有兩層高,裏面有劇院。正對大門的牆上是毛澤東的一句語錄,這句語錄並非轉載於那本紅寶書,毛澤東在一九五八年親自為紅線女寫過一封信,這是其中一句話:「活着,再活着,更活着……」 港台的導演與工作人員前一天已經先到了廣州,在我們到達前已經在這幅語錄前打好燈,佈置好茶几椅�… 繼續閱讀
Posted in 生活雜文

「秋田犬八千」與「天使」

很久前我就知道一個關於秋田狗的動人故事:日本有隻秋田,每天都送主人到火車站上班,傍晚再來車站接主人回家。一年之後,他的主人在上班時發生意外,但秋田仍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等待在月臺同一個地點,這一等,就是一生。九年之後,秋田犬病逝。為了紀念他,人們在他曾等待過的地方,為他豎起雕像。電影《秋田犬八千》講述了關於這個美麗靈魂的故事,從這裏,我才知道這個偉大小狗的名字叫「八千」。 我家有一隻八個月大的秋田,她和我們一起生活了六個月,在我們之間建立的那份感情,有時讓我模糊了人與狗的界限,這種經驗是養狗之前很難理解的。秋田犬八千向我們人類展示了愛與忠誠,我家的小秋田則教我們愛的寬容。那是一個雨夜,我們急匆匆地�… 繼續閱讀
Posted in 生活雜文

行山講古仔

二○一○年的第一個訪客,是占士和他的小狗,一大早便把我和老婆拉到寶雲道行山。老婆覺得「二○一○」這個數字很有意義,便要做些有意思的事,將來好存放在記憶檔案裏。占士指指腳下這條路,說:「寶雲道,知道『寶雲』的歷史意義嗎?」 寶雲 Bowen原來是香港的第九位港督,本來是位有藝術氣質的知識份子,有這種氣質的人不宜當政,結果成為一位悲劇人物。他任港督時已經六十二歲,之前,他是位旅行家、生意人、作家、語言家,生意失敗之後才想辦法搞個港督做做。從前來香港的英國人是什麼東西可想而知。但寶雲本質上是個人道主義者,�… 繼續閱讀
Posted in 生活雜文

狄娜的來信

以下的一封來信,感動了香港電台的一個節目製作小組,全文如下:「致─香港電台電視部,倪秉郎先生,陳曼儀小姐。敬啟者:秋雨冬藏,化為漫天飛雪,歐洲和我國北部已披上銀裝,雨雪生寒,正值砭人肌骨之際,頃接來函,有如早沐春風,竟自陶醉了好一會。 醉是會醒的,狄娜是個不孝女兒、不稱職的妻子、徬徨的母親,唯只有一盡國民本份,為建設國家而艱苦奮鬥,如果受落閣下之恭維,豈非厚顏無恥,何況大病初癒,尚未能擺脫病魔的影子,老態畢呈,鏡頭前有礙觀感,實不想虐待觀眾的感覺。 貴台籌辦此《品味人生》節目,肯定為眾多婦女的鼓勵,�… 繼續閱讀
Posted in 生活雜文

詩人昂昂,走過夜央

最難忘的一次行山經驗,是與作家、詩人白樺在一起。我們在險峻的雲南山路上,為了去那時候還沒有作旅遊開發的瀘沽湖,先坐爬山車,兩三天後公路沒有了,便騎馬,遇到馬也上不去的山坡,便走路……那時候�… 繼續閱讀
Posted in 生活雜文

倒退走與靈芝湯

從前少運動,自從每天清晨行山後,腿痠足兩個月,兩個月後才沒有了痠脹感。冬天之後,不再赤腳行山,但在日常的運動中添加了個新項目:倒退走。兩年前《蘋果日報》已經介紹過倒退走的好處。我自己的體會,是倒退走運動了平時較少用的肌肉,例如小腿、大腿後肌、背肌,最適合我�… 繼續閱讀
Posted in 生活雜文, 養生之道 Tagged with:

文章分類

September 2025
S M T W T F S
« Dec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