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Archives

「香港伊斯蘭聯會」來信

《蘋果》的讀者深入社會各階層。「香港伊斯蘭聯會」針對嚴浩寫的〈讀書樂之伊斯蘭教〉,投文報社指出文中謬誤,大意分四項。 「名稱:伊斯蘭含義是和平與順從,穆斯林是順從安拉的人。伊斯蘭不是單純的宗教,是一種順乎宇宙大自然規律的人類生活方式。伊斯蘭教是安拉,即造物主的宗教,不是人創立的,在中國大陸舊稱回教。 先知者:穆罕默德乃真主派遣給全人類的最後一位先知,他之前的先知,包括耶穌(爾薩 Jesus),都服從安拉的命令,他們都是穆斯林。 古蘭經:根據歷史記錄,《古蘭經》是真主在二十三年間零零散散降示給穆罕默德聖人。穆斯林�… 繼續閱讀
Posted in 生活雜文

又想又怕大自然

鄰居把後園的雜草都清除了,這樣就不怕蛇躲在裏面,清除的雜草加上芭蕉樹上扯下來的枯葉,和九號風球颳斷的樹幹,都聚成一堆放火燒。黃昏的時候,他往大火上澆了幾桶水便回屋不再出來。到了晚上,我看見火苗又冒升,便連續往上面又灌了好幾桶水,火苗不見了,可是白煙仍不停地冒。半夜,我被煙熏醒,明明門窗已經關緊開了冷氣,煙還是從門縫下竄進來。我撩開窗簾,看見火苗又重新跳躍,火舌隨風飄忽,又美麗又飽含挑戰性,它的舞動越不經意,越顯出它的傲慢與可怖。 我喜歡接近大自然,但心底裏又其實對它十分敬畏。畢竟是城市人,已經習慣了人工世界中的井井有條。… 繼續閱讀
Posted in 生活雜文

做人難,做媽也難

每次看見我家的賓妹照顧小狗,我便難受。賓妹在老家有兩個孩子,一個兩歲,一個十歲。兩歲的孩子正是最纏人的時候,要為他煮飯洗澡換衣服都不在話下,還要在吃飯喝水後為他擦小嘴,為他擦小手,… 繼續閱讀
Posted in 生活雜文

老婆回娘家,哦耶!

老婆回娘家,大解放,首先痛飲黑啤,連飲六罐──其實我有酒癮沒有酒膽,平日飲四罐已經夠數,老婆不在,加飲兩罐,以報她平日囉囉嗦嗦之仇。淨飲仍不夠過癮,黑啤加威士忌,哦耶!黑啤加了威士忌後,本來有些苦味的黑啤會變甜,更好體會報仇的甜頭。以上是第一晚。 第二晚,狂飲紅酒,平日只飲半瓶,但為了慶祝──其實慶祝什麼也搞不太清,事實上十分掛念老婆,但在損友面前,絕不口軟,哦耶!第三晚,眾酒一起飲,好似聽大戲時鑼鼓鈸一齊打,鐘鼓齊鳴,打得頭轟耳鳴,怎樣上床也不知。第四晚,約了酒�…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知識, 生活雜文

「你老豆,大水牛」

讀者小諸來信:「當我跟那個信了幾十年天主教的媽媽說,她信的神和伊斯蘭教的那一個是同一個神,我換來的反應是──黐線,無可能!」小諸的媽媽很有福氣,信了一個有歷史的正信大�… 繼續閱讀
Posted in 生活雜文

男人的宗教

我在上一篇文章寫過伊斯蘭教,有兩位讀者先後指出文中的謬誤,很感謝!我請教讀者 Alvin先生,為什麼伊斯蘭教與基督教裏有重複的宗教人物,例如,聖經中有阿伯拉罕、有天使長迦伯利,而古蘭經中也有? Alvin解釋:伊斯蘭教、猶太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基督教,東正教等)同樣發源於中東的一神宗教,猶太教最早創立,由摩西傳給族人,從此成為猶太人的傳統,他們尊奉的神叫耶和華。耶穌死後才有天主教,尊奉的神也是耶和華。這兩個宗教都有一個共同的先祖:聖徒阿伯拉罕。至西元六至七世紀,伊斯蘭教創立,阿伯�… 繼續閱讀
Posted in 生活雜文

趣談洪水前的文明

伏羲、女媧、大禹、諾亞……都是同時代的人,同為洪水之後的倖存者,而淹沒世界的洪水發生在距今七千多年前,這個數字來自2009年7月12日的一篇報導。當日,美國古學學家宣佈,他們在黑海下方土耳其海岸十二里外發現人類居住的遺蹟,有木製雕樑及石刻工具等。「七千年前的巨變使淡水湖變成鹹水湖,而大片桑田也就變成滄海」,當地七千年前以上絕種的貝殼都是淡水貝類,六千五百年前的貝殼是鹹水貝類,貝殼旁證了巨變的確實時間。這是由國家地理協會贊助的考古活動。我們說伏羲、女媧是中華民族�… 繼續閱讀
Posted in 生活雜文

讀書樂之伊斯蘭教

我去歐洲的電影節,看見金髮碧眼講法語的工作人員是虔誠的伊斯蘭教徒,有些歐洲的小城,每天五次都聽見從廣播裏播放出來的古蘭經祈禱文,我想與這些工作人員攀談,便拍馬屁說,廣播裏的歌聲真古樸,真好聽;誰知道,他們本來十分友善的臉一下子就板了起來,說:「你怎麼可以說那是歌?」祈禱文是神聖的,但歌不是,我不知道… 繼續閱讀
Posted in 生活雜文

讀書樂之教皇為何在羅馬

耶穌當年活動的地方在中東,為什麼天主教的總部變成羅馬?如果天主教在羅馬發揚光大,為什麼會出現《角鬥士》這樣的電影情節,羅馬人要把天主教徒扔到鬥獸場中,讓獅子、老虎生吞?原來當時的羅馬猶如現在的紐約,羅馬人對各國移民及各種宗教哲學都非常寬容,只要求所有的廟裏都掛上皇帝像,就像現在的泰國。耶穌被害死後,保羅與追隨者首先來到羅馬,在街上宣傳卑微和恭順的天主精神,他們善待奴隸和動物,赤貧如洗,卻從不見錢眼開,反而盡其所有,樂善好施,他們無私的生活榜樣,感動了許多羅馬人放棄舊有的信仰。… 繼續閱讀
Posted in 生活雜文

讀書樂之不太光彩的猶太史

為甚麼希特勒認為猶太人是劣等民族?有一本書叫《人類的故事》,作者是龐龍,裏面有一章名為「摩西」,講述了一段不太光彩的猶太史。 時間推移至西元前二十世紀,那時的猶太人是一個游牧民族,弱小而卑微,他們在現在的中東地區到處流浪。就像我們相信中華民族是女媧的後代,猶太人相信他們是諾亞的三個兒子之一「閃」的苗裔──這個諾亞即是諾亞方舟中的那個主人翁。有種種迹象證明諾亞是地球兩個文明的見證人,這兩個文明,以淹沒地球的洪水為分界綫。大洪水淹沒了世界,諾亞是其中一個有名有姓的倖存者,另一個倖存者是我們的女媧,女媧帶領我們的祖先躲過… 繼續閱讀
Posted in 生活雜文

文章分類

September 2025
S M T W T F S
« Dec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