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Archives

閱讀模塑人格

(續昨)通過父母教育的孩子,EQ都比較高,台灣著名科學家洪蘭說:「父母的教養責任大過學校,在孩子未成年前責無旁貸,不能推給學校。孩子必須幼時在家中就學好規矩。我們是透過被管理才學會管理自己。父母的規矩和限制並不會讓孩子感到難受;相反,當形成規範,反而孩子會有安全感。」 愈來愈多的研究證據顯示,經常閱讀、不停思考的人,他的境界會跟別人不一樣,也有不一樣的觀點。閱讀,是人生的分水嶺,它可以帶給我們兩個最大的好處: 一,在群體中知道自己的位置:這樣就不會說錯話,言行舉止得體。這一點獨生子女特別需要注意,在家中習慣了做小皇帝、小公主,如果不學會換位思考,在團體中會成為一個非常不受歡迎的人。…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心靈呵護 Tagged with:

人格改變面貌

(續昨)青春期必須大量閱讀,這與成年後人格形成有至關重要的關係。人格是累積而成的,其中包括你所讀的書、看的電影、你個人在社會中的經驗;同時,你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你所做的每個決定,都會累積成你的人格,你的將來由你自己塑造,如果你已經成年,你的現在是你自己塑造出來的,如果你想改變,便需要再重新塑造自己。 其實,面貌也是由自己塑造的。林肯說過:人的樣子在40歲之前是父母給的,40歲之後是自己給的。他的意思當然不是整容。相由心生,有生活經驗的人都知道林肯說的是真話。一個熱愛閱讀,關注內心成長的人,即使生出來不是俊男美女,但隨着時間過去,臉上的綫條自然柔軟,氣質自然非凡,皮膚也會變得細滑,臉上有一層光從毛孔散發出來,好像從紙燈籠中流出來的柔和燭光。我見過這樣的人,而且毋須等到40歲。…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心靈呵護 Tagged with: , ,

青春期的「叛軍」

(續昨)青春期是尷尬的年齡,身體開始出現變化,第二性徵出現,體內荷爾蒙大量湧出,使情緒變得不穩。大家習慣把這段時期叫反叛期,但這樣分類很不好,一旦成年人把孩子定位為「叛軍」,就種下了對抗性的種子,成人和孩子之間的對話和溝通被撕裂,悲劇就這樣開始了。 為甚麼情緒會不穩定?為甚麼孩子變成另一個不認識的人?其實連青春期的孩子都無法了解自己,但作者茱蒂‧哈里斯指出,這時候「體內荷爾蒙大量湧出,使得情緒不穩定」,是無法避免的生理現象,所以成年人要體諒孩子,因大家都曾經年輕過。 這段時期有個秘方對兩代人都至為重要,叫「換位思考」,方法是通過大量閱讀,這是專家提出的解決方法。「若在這個時候沒有大量閱讀使之學會換位思考,孩子會因為一時衝動而做出後悔一輩子的事,外國各所學校莫不在這段時期要求孩子大量閱讀。以美國為例,學校從八年級開始,社會科一學期要讀14本書,學生要從書單中的每一個宗教、每一個種族,任選兩本書來讀。」…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知識, 心靈呵護 Tagged with: , ,

你還記得青春期嗎?

每個人都經歷過青春,但大概沒有多少人還記得具體細節,用文學的語言概括青春期只有兩個字——青澀!兩個字就把人生中寶貴的一段經歷帶過去了,這段既寶貴又混亂的「青澀」到底是甚麼? 美國心理學會喬治米勒獎的得主、暢銷書《教養的迷思》及《基因或教養》作者茱蒂‧哈里斯指出:那是一段尷尬年齡,還不是大人卻已不是小孩,體內荷爾蒙大量湧出,使情緒不穩定,身體開始變化,第二性徵出現。作者的結論竟然是:「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希望跳過青春期。」 為甚麼一個德高望重的學者,竟會帶着情緒反思青春期?作者繼續說:「青春期時外表的改變都不及大腦內的改變,青春期時神經迴路(組別)密集地與別的迴路連接,心智日漸開竅,朦朧的世界出現了脈絡,知識逐漸條理化,心智迅猛發展,卻離開成熟還有很遠。青春期對很多人來說是個青澀難捱的生長期。」…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心靈呵護 Tagged with: , ,

文章分類

April 2024
S M T W T F S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