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Archives

世衛有關手機的新聞公告

2011年5月31日,世衛(WHO)發表了一個有關無線通訊系統如手機Wi-Fi等的新聞公告(編號N208),「由於手機的使用會增加引起神經膠質瘤(gliomas)或惡性腦瘤的機率,IARC已將無線電磁場分類為2B級有可能致癌物質。」(2B級致癌物跟DDT殺蟲劑、鉛和引擎廢氣同一等級)。原文鏈接http://www.iarc.fr/en/media-centre/pr/2011/pdfs/pr208_E.pdf。 IARC是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健康知識 Tagged with: , , , ,

無蛋白質,無康健美

(續昨)無法吸收蛋白質,生命便沒有質量。從外表看,皮膚因為缺少膠原蛋白而枯萎皺巴巴,肌肉靠蛋白質支撑,無法吸收蛋白質引,會引致肌肉消失、皮膚病、骨瘦如柴、臉色萎黃,骨頭比薯片還要脆。「人老珠黃」此話就是這樣來的。 但人老未必一定珠黃,相反年輕人也一樣會;有些人年紀大後會萎縮變矮,有些人不會。以上全都與食物種類,及消化系統是否健康有關,具體來說,與是否有能力消化、吸收、代謝蛋白質有關。骨質疏鬆不是單純缺少鈣的問題。 我們把蛋白質問題再講得清楚一點,今�…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健康知識, 養生之道 Tagged with: , , , , , ,

調理腸胃

(續昨)一個成年男人每天需要大概75克蛋白質,女性65克,已能基本滿足身體的需要。問題是,這些蛋白質代表多少食物? 一塊撲克牌大小煮熟的瘦肉,含30-35公克的蛋白質。一杯(電飯煲用的杯)未經烹飪的藜麥含24克完全蛋白質。半杯各式豆類約含有6-8克。兩隻雞蛋含14克。(以下以100克為單位)一塊未經烹�…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健康知識, 養生之道 Tagged with: , , , , ,

最完美的全營養食品

(續上周五)蛋白質只可以從食物中補充,吃甚麼食物最好? 不同的食物產生不同級別的蛋白質,應該補充優質食物,一般來說,魚蝦、海參類蛋白質比肉類好;肉類中的白肉比紅肉好,白肉包括雞和鴨,紅肉泛指牛羊豬等。盡量吃有機肉類,避免人工餵養有激素的肉類,盡量多吃雜豆,銀髮族和有蛋白質消化問題的人,應該多吃豆類代替肉類,以鷹嘴豆和黃豆為主。雞蛋和布緯食療都含有優質蛋白質。 我曾介紹過的藜麥,已被聯合國證實含有完整蛋白質。藜麥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區,有五千至七千…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知識, 養生之道 Tagged with: , , , ,

吃類固醇會變肥

(續昨)適量的運動對免疫系統健康尤其重要,有規律的每天運動預防關節僵硬,緩解疲勞,特別是紅斑狼瘡患者。 2000年的《關節炎護理和研究雜誌》(Arthritis Care and Research)報道了一個研究資料,發現體操以及溫和「關節活動度練習」(range-of-motion)有助紅斑狼瘡患者改善疲勞、提升肌肉力量和心血管健康,也不會引起傷害。 免疫系統出了問題,醫生通常開類固醇,如果不幸要服用類固醇,運動有助減輕類固醇和其他紅斑狼瘡藥物對身體的副作用,還有…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健康知識, 養生之道 Tagged with: , ,

一招改善消化

(續昨)人無法離開蛋白質,每天都需要補充蛋白質,但不少人每天吃肉也無法吸收蛋白質,主要問題是腸胃衰弱,上年紀的人和年紀不大的人都有這個問題。這是甚麼原因?這些人消瘦、臉色青黃、肌肉少沒彈性、皮膚暗啞、容易有濕疹、鼻敏感、怕冷、肢體發麻……如果去檢查,又查不出甚麼病。 排便不正常的人通常容易有濕疹,但這部分人即使排便正常,飲食健康,平時早睡早起、有運動,也早已戒掉冷飲,還是無法讓自己豐潤起來。即使濕疹已有明顯改善,也無法斷尾。 腸胃衰弱與排便是否正常似乎沒有直接關係,讀者中有無法消化蛋白質的問題�…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知識, 養生之道 Tagged with: , , , , , , ,

泡浴飲茶,輕鬆治病

(續昨)免疫系統失去平衡的人可能經常感到疲累,兩年前我介紹過「食療主義」從德國進口的Rayosole天然沐浴粉,這種綠色火山礦物粘土沐浴粉早已經通過德國「皮膚病研究所」測試(Derma Consult Institute, Germany),其中高含量化石岩鹽成分與組成身體的基本元素一樣,有效提高身體的pH酸鹼值,舒緩關節疼痛,幫助身體排毒。兩年前為讀者介紹這種沐浴粉是針對皮膚病與香港腳患者,但其實更�…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健康知識, 食療主義, 養生之道 Tagged with: , , , , ,

木瓜素清腸道

(續昨)我們的基因決定無法離開含蛋白質的食物,但過多的蛋白質卻是現代流行病的起因,譬如糖尿病、心臟病、中風、腸漏症、腎病等等。腎臟需要過濾食物中的蛋白質,分解蛋白質時會產生大量氮素,這樣會增加腎臟的負擔。 當動物性蛋白攝入過多,脂肪和膽固醇必然爆棚;同時,當蛋白質過多,腎需要不斷把蛋白質分解為氮,然後由尿排出體外,這個過程需要大量水份,從而加重了腎臟的負荷,若腎功能本來就不好,則危害更大。 過多的動物蛋白攝入,也造成含硫氨基酸攝入過多,加速骨骼中鈣質大量流失,產生骨質疏鬆。有�…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知識, 食療匯總, 養生之道 Tagged with: , , , , , , , ,

不吃肉要多吃豆

(續昨)腸道中的毒素主要來源自含蛋白質的食物,這樣的話,是否不吃含蛋白質食物就可以解決問題? 如果人體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蛋白質又分為完全蛋白質和不完全蛋白質,富含必需氨基酸。品質優良的蛋白質統稱完全蛋白質,如奶、蛋、魚、肉類等屬於完全蛋白質,植物中的鷹嘴豆與黃豆亦含有完全蛋白質。缺乏必需氨基酸或含量很少的蛋白質,稱不完全蛋白質,如穀、麥類、玉米所含的蛋白質和動物皮骨中的明膠等。 完全素食的人,腸道中的毒素會相對少,但必�…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知識, 養生之道 Tagged with: ,

舌下青筋與心臟病

(續上周五)身上的青筋代表身體某個器官有健康問題,但這些資料不可以代替正規醫院檢查。 頭部青筋出現在下頜,表示患有風濕病或者下肢疾病。舌下青筋凸起,相應於人心臟的冠狀動脈,表示要注意心臟病、心肌勞損。如果舌下青筋凸起,再加上扭曲、顏色紫暗,表示要注意患上冠心病的可能。 身體上的青筋,若出現異常深顏色或者鼓脹,說明相對的器官有健康隱憂:一、胸腹部現青筋,要多注意乳腺增生,經�…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健康知識, 養生之道 Tagged with:

文章分類

September 2025
S M T W T F S
« Dec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