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December 2015

青春期的「叛軍」

(續昨)青春期是尷尬的年齡,身體開始出現變化,第二性徵出現,體內荷爾蒙大量湧出,使情緒變得不穩。大家習慣把這段時期叫反叛期,但這樣分類很不好,一旦成年人把孩子定位為「叛軍」,就種下了對抗性的種子,成人和孩子之間的對話和溝通被撕裂,悲劇就這樣開始了。 為甚麼情緒會不穩定?為甚麼孩子變成另一個不認識的人?其實連青春期的孩子都無法了解自己,但作者茱蒂‧哈里斯指出,這時候「體內荷爾蒙大量湧出,使得情緒不穩定」,是無法避免的生理現象,所以成年人要體諒孩子,因大家都曾經年輕過。 這段時期有個秘方對兩代人都至為重要,叫「換位思考」,方法是通過大量閱讀,這是專家提出的解決方法。「若在這個時候沒�…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知識, 心靈呵護 Tagged with: , ,

竟然有人受到我催眠

Mark Adam Hyman是一位美國主流西醫,他出過很多本關於飲食營養、新陳代謝、血糖、排毒、減肥等書,最近又在博客上寫了《對付多動症的七個戰術》(7 Strategies to Address ADHD),用我們的話,就是對付多動症的七種秘方,他的文章再一次驗證了《半畝田》針對多動症/自閉症所提倡的改善方法,也證明這個與大腦有關的�…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健康知識 Tagged with: , , , ,

你還記得青春期嗎?

每個人都經歷過青春,但大概沒有多少人還記得具體細節,用文學的語言概括青春期只有兩個字——青澀!兩個字就把人生中寶貴的一段經歷帶過去了,這段既寶貴又混亂的「青澀」到底是甚麼? 美國心理學會喬治米勒獎的得主、暢銷書《教養的迷思》及《基因或教養》作者茱蒂‧哈里斯指出:那是一段尷尬年齡,還不是大人卻已不是小孩,體內荷爾蒙大量湧出,使情緒不穩定,身體開始變化,第二性徵出現。作者的結論竟然是:「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希望跳過青春期。」 為甚麼一個德高望重的學者,竟會帶着情緒反思青春期?作者繼續說:「青春期時外表的改變都不及大腦…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心靈呵護 Tagged with: , ,

抗電磁波的烈士

(續昨)珍妮在2015年12月初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根據她母親向法庭的證言,珍妮在2012年11月已經感覺到電磁波對身體造成的影響。她說:「珍妮開始患病,我也是,我做了一些資料收集,發現WiFi原來對健康有嚴重威脅,我就把家裏的WiFi拿到屋子外面去,結果我們倆在家裏都很好,可是珍妮一蹲在學校某幾個固定的點就患病。」可憐的孩子不斷被學校罰留堂,不是因為珍妮搗蛋,相反,是她太…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健康知識 Tagged with: , , ,

誰殺害了珍妮

(續昨)電磁波危害人類的生存,但有一部分專家認為這是小題大做,為甚麼當專家在應該發揮作用拯救人類的時候,他們卻冷嘲熱諷,連保持科學家應該有的謹慎客觀都做不到?他們的態度影響了社會,社會因而變得冷血,起碼對死去的珍妮來說:社會是冷血的。以下是《蘋果》轉載的內容。 15歲的珍妮·弗賴伊(Jenny Fry)今年6月被發現在牛津郡寓所附近一棵樹上吊身亡。珍妮2012年開始受頭痛、疲倦、膀胱問題困擾,父母認為是電磁過敏症(electromagnetic hypersensitivity,EHS�…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健康知識 Tagged with: ,

她被WiFi和社會逼死

《蘋果日報》幾天前報道,英國一名對無線網絡(WiFi)過敏的少女自殺身亡。 這則報道出自英國《每日鏡報》Daily Mirror,幾個小時後美國New York Post已經轉載,同時也傳遍了整個地球。電磁波對人健康的影響是真實的,雖然影響的程度因人而異,但不可以不正視。受電磁波影響的人不會像被刀捅一樣有即時…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健康知識 Tagged with: ,

蟄伏心底的黑暗

(續昨)晶晶小姐:「為了親近貓我也與貓義工建立了聯繫,主動提議,他們可將剛做完結紮手術的貓放在我家療養,這樣我可以親近更多不同的貓。因為有這樣的一念,我與貓的緣分更深,而蟄伏在心底的黑暗也再次暴露。 一天,來了一隻乖乖的金毛貓女,我喜歡牠,休息時間都花在跟牠玩耍之上。可是我發現,不知為甚麼,又會突然想虐待牠。不久後,小…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心靈呵護

希望人好自己受益

(續昨)得到祈禱的病人健康有改善,而沒有得到祈禱的一組人明顯更加需要呼吸器的輔助,更多需要服用抗生素和利尿藥,這是發生在美國舊金山醫院的一個不可思議的科學實驗結果,證明意念可以轉化為物質!其實同類的實驗從1870年代已經開始有,只不過參加試驗的人數可能相對比較少,科學依據也不如現代的先進與齊全,但意念影響物質這個觀念很久以前已經確認,現在和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實驗證明這個觀點。 1997年,406個有焦慮或者抑鬱症的患者參加了一個雙盲試驗,實驗分成兩批,有90個志願者為其中一批祈禱,方法是志願者拿着對方的照片每天祈禱15分鐘,維持12個星期,結果是:相對另一批沒有接受祈禱的人,接受了祈禱的病人自信心明顯增強,有了自尊,也明顯地改善了情緒,再者,連祈禱者自己也有各樣的情…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心靈呵護

那些幫過我的貓

這是一封很感人、很有啟發性的來信,晶晶小姐不但分享了她靈魂成長的過程,也為我們的靈魂開了一個窗:人原來可以這樣思考、這樣監督自己進步。 晶晶小姐:「下面是我清除內在暴力的感悟,也許有人會認為很老套,但是,我每次想起那些幫過我的貓,至今仍是熱淚盈眶。 生命中出現的人物和事件都不是偶然,是必然要發生的,被我們自己的因果所吸引而來,通常在最恰當的時間,以最恰當的方式出現,作為幫助我們成長的功課。這需要對生命全然的信任。不經思考而油然升起的感覺是靈魂的語言,它會引導你。 若干年前,不知怎麼開始的,我有強烈的感覺想接近流浪貓,心中有個清晰的感覺:牠們將會是鏡子,對我有莫大的幫助。並非特定哪一隻,而是所有我遇到的流浪貓。自此,我兜裏老端着貓零食,晚上散步時隨時準備與任何�…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心靈呵護

祈禱的力量是真的

(續昨)思想證明對健康有關鍵作用,如果學會破解生命密碼,學會控制自己的思想,改善健康的效果會明顯增加,有專家認為,情緒對健康的影響有可能佔百分之五十之高!但更神奇的是,把祝福的意念默默�…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心靈呵護 Tagged with:

文章分類

December 2015
S M T W T F S
« Nov   Jan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