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Archives

如果我得了重病

(續昨)不要等到重病時才想到要增強免疫力,但這樣的情況其實不斷發生,我經常收到讀者來信描述親人在醫院的痛苦,希望我介紹食療救命。在最後一刻還能救命的只有神仙,接到這樣的信,我自己的煩惱與痛苦大概沒有人能體會。 假設這樣的事發生在我身上:我長期生活在壓力下,但不懂得減壓,也不注意飲食健康,及有規律的生活習慣,終於得了重病,醫生要我服用類固醇、抗生素,暫時不需要入院,我應該怎麼辦? 由於我從來不注意健康,所以對健康知識的了解等於零,如果醫生說我不服用類固醇、抗生素會有生�…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健康知識 Tagged with: , , , , , ,

連度假都是壓力

(續昨)其實在TVB之前,當我還在英國唸書時已發現心會經常亂跳,通常發生在吃飽之後,多年來沒有醫生可以解釋這現象,現在都明白了,密碼就是經常性的心理壓力,造成自律神經失去平衡。 我在之前的文章說過,所謂自律神經就是管休息和消化的神經,一個人精神總是繃緊,便會壓住了自律神經,自律神經也管心臟,心臟就開始亂跳;這樣籠統說法,簡化了壓力在身體中造成的複雜的生化變化,使大家容易明白。 為甚麼唸書也有壓力?根據統計,人生中遇到很多大事都會產生壓力,其中包括結婚、升學�…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知識, 心靈呵護 Tagged with: ,

「心亂跳」了半輩子

專家指出,由於類固醇有利有弊,病人使用前最好明白其風險。這個指引非常重要,做病人的不應該主動要求醫生開類固醇,但做醫生的更應該謹記操守,不要濫開類固醇,畢竟普通人根本沒有可能買到類固醇,醫生如果不開藥,病人哪來的渠道?在這個問題上,醫生的責任更大。 壓力引起大部分的病,有些比較輕,有些比較重,但工作與生活的壓力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有完美主義的性格,給自己的壓力就更大。我自己屬於這種性格,每天又非…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知識 Tagged with: , ,

西藥無法令免疫系統恢復正常

(續上周五)類固醇只要適當應用,在緊急狀態下很有幫助,可以很快控制病情,譬如皮膚病和皮膚病中最嚴重的天皰瘡,但在大部分情形下只有治標作用,藥效過後病徵仍持續出現,然後醫生又開類固醇。報道中,「港大肝臟權威盧寵茂醫生表示,使用類固醇對抗天皰瘡無可厚非,但類固醇是一種荷爾蒙的激素,雖然有效抑壓身體炎症及敏感疾病,但亦會帶來副作用,長期服用有可能會出現高血壓及糖尿病,亦會令免疫系統抵抗力減弱,無力對付外來病菌,病菌一旦入侵,可以感染其他器官,嚴重者會死亡。」 那麼醫生除了類固醇,為甚麼不開別的藥?因為可以選擇的藥物很少。免疫系統會因為過高或者過低引起人體生病,過高時免疫系統會攻擊健康細胞,天皰瘡就是…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健康知識, 養生之道 Tagged with: , , , , , , , , , ,

灰色的醫生長袍

(續昨)「當晚她立即留醫,以為翌日可以向院方請假出院結婚,不料病情突然急轉直下,第二天的肝酵素水準飈升至13,000度,出現多個功能器官衰竭,肝臟因積聚太多毒素致肝昏迷,並有腎衰竭、心臟衰竭、腸胃問題、血小板及白血球偏低等病症,已非換肝可以續命。」 從這篇報道分析,可以看到女孩子性格的一個大致輪廓,她認真、拼搏,是一位完美主義者。她在16歲時壓力已經開始,第一個壓…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健康知識 Tagged with: , , , ,

黑色的婚紗

最近社會上發生了一樁悲劇,一個年輕女孩子在結婚前一天突然病危,第二天已經失救。 不幸的女孩子患了天皰瘡,這幾天的專欄連續講免疫系統的問題,天皰瘡也是免疫系統出了事。報道的大意如下:「女孩子是一位專業人士,在結婚前一天被驗出肝酵素水準嚴重超標,要緊急入院,病情瞬間急轉直下,出現多個功能器官,包括肝、腎及心臟衰竭,第二天傍晚不治。女孩子在三個月前患上嚴重皮膚病『天皰瘡』,醫生懷疑她長期服用類固醇,以致免疫系統減弱而感染惡菌。女孩子也曾服用中藥治療天皰瘡。」 免疫系統出問題來自經年的長期壓力,�…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知識 Tagged with: , ,

健康的終極密碼

(續昨)提升身體免疫系統還有個與人類基因密碼有關的終極秘密:不感到孤獨便健康,但不孤獨與風花雪月的生活無關。這不是一個有宗教色彩的斷言,而是通過科研得到的終極秘密。書名《Positivity and Love》(正思維與愛),作者是心理學教授Barbara Fredrickson(Director of the PEP Lab at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詳情我已報道過,收錄在我去年出版的養生系列其中一本書中,(兩本書都打入201…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知識, 心靈呵護 Tagged with: , ,

怎樣令身體不發炎

(續昨)提升免疫力、強化迷走神經系統還需要富含奧米加3的食物,使身體不容易發炎,其中排首位當然是布緯食療,還有亞麻籽油、磷蝦油、蒜頭水等,還有綠茶、洋蔥、西紅柿、大蒜、蘋果、西柚、薑、黃薑、適量的紅酒、補充維他命B群等,譬如十穀米一類的粗糧。 同時絕對要避免的有:白砂糖(包括任何白糖做的甜品、糖、飲品和糕點)、糖漿(天然糖漿譬如�…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知識 Tagged with: , , , , ,

強化自癒神經

(續上周五)掉在地上的食物撿起來扔進嘴裏不衞生,有人開玩笑說「大菌吃小菌」,其實一點沒錯,人類確實是生活在一個細菌世界,身體中有各種好的細菌,也可能有各種壞的細菌,外界的細菌也時刻想攻入我們的身體,我們身體中的免疫系統分秒在防護戒備中。保持免疫系統的健康非常重要,一旦免疫系統有病怎麼辦?Dr. OZ這樣說:「用藥物來改善免疫系統健康不是明智的選擇,要善待迷走神經,令身體自身的免疫機制能夠正常運作,自癒能力達到最大。免疫系統不應該低下,也不應該亢奮。」 我們說過,迷走神經是重要的自癒系統,我們的�…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知識, 養生之道 Tagged with: , , ,

世衞組織錯在哪裏?

(續昨)「氣溫持續降低,B型流感卻日漸猖狂,中部地區短短兩天內,已有三人因為B型流感而死亡……B型流感的病毒株有兩種,一種是維多利亞株,一種是日本山形株,而國內疫苗根據世界衞生組織預測製作,主要用來對付維多利亞株,卻沒想到台灣實際流行的卻是B流感山形株,而非疫苗內的B流感維多利亞株……」 世界衞生組織的預測一再失誤,但罪不全在世界衞生組織,一來細菌/病毒的種類實在太龐大,比起藥物的微小,細菌/病毒群體好比是變形金剛,藥物與細菌/病毒的戰爭是一面倒的。 另外一個原因,是世界衞生組織在依賴人造疫苗的同時,完全忽略了提倡通過壯大人體自癒系統抵抗細菌的根本療法。Dr.Oz的書中提到:「當受到感染時,藥物提供給我們現代醫療的�…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知識 Tagged with: , , ,

文章分類

November 2025
S M T W T F S
« Dec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