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ly Archives: 2015

我每天這樣吃

藜麥用電飯煲煮,將藜麥和小米按大約2:1的比例混合成一杯(也可按自己的喜好加入糙米或其他雜糧,但是以藜麥為主)。藜麥和小米都是種子,最好先浸泡1-2小時,激活種子中的營養,然後將浸泡的水倒掉。另外加3杯水,用電飯煲煮飯的功能煮,因為藜麥和小米很容易煮熟,如果用電飯煲煮粥的程式則煮太久,用煮飯的時間則剛剛好。我們平時習慣吃飯、吃粥,但藜麥沒有粘性不會像米一樣粘口,加上小米以後,口感會好一點。小米是補脾胃的聖品,我特別推薦每天都吃。 上面這個粥如果用明火煮,�…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食療匯總, 養生之道 Tagged with: , , , , ,

怕冷這老毛病

每個人的身體都有些頑固老毛病,譬如我的老毛病是怕冷。香港的夏天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無論交通工具上還是酒樓餐廳,冷氣真是冷進骨子裏,以致我每次去餐廳坐下前必先看風水,找一個冷氣吹不到頭的位置。 怕冷在我是體質問題,體質基本上不可能大變,常年怕冷的人突然變成怕熱,可能是一場大病前的迹象。體質不可以改變,但可以調理,譬如我把食療、生物共振、運動、平時注意保暖等等都基本上做足,換回來的是不容易感冒。從前容易着涼,也容易感冒,現在不太感冒,但還是容易進寒氣,身體感覺總是冷冷的不舒服。 最近,我運用一種療法把寒氣直接從身體中拔出來,這要從拔火罐說起。傳統拔罐以火或抽氣方法,將罐內的空�…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健康知識, 食療主義 Tagged with: , , , ,

我們怎麼變成肥包包?

我們習慣的廣東式飲茶,食物包括蝦餃、燒賣、叉燒包、牛肉丸、腸粉等等,都是我們從小吃到老的食物,這種食物結構提供了大量脂肪,但由於缺少飯、麵、蔬菜、水果一類的碳水化合物,身體要過很久才會感到飽,所以吃肉類食物會越吃越多,譬如吃肥牛火鍋,怎麼吃都好像還可以吃。 碳水化合物能夠快速供給能量,使身體容易感到飽,而脂肪能夠減緩身體吸收碳水化合物的速度�…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食療匯總, 養生之道 Tagged with: , ,

專家證實食療勝藥

(續昨)李威廉醫師:「我們的身體有平衡血管增生的能力,當身體運作良好,就能避免血管餵養腫瘤生長,但一旦腫瘤周圍出現血管增生,它們就能以倍數生長,這就是腫瘤如何從無害變有害的實情。 「甚麼叫做轉移?一旦血管進入腫瘤,腫瘤就能擴張,侵犯周邊的組織,在血管餵養腫瘤的同時,腫瘤也得以進入循環系統,這就是所謂的轉移。當血管開始增生,腫瘤也同時瘋狂增生;但不幸的是,在這個癌症發展的最後階段,轉移癌幾乎不可能被主流醫學診治。」 癌症真的很可怕,但毋須擔心,腫瘤專家李威廉�…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健康知識, 食療主義 Tagged with: , ,

人未老而珠黃

無法吸收蛋白質,生命沒有質量。從外表看,皮膚因為缺少膠原蛋白而枯萎皺巴巴,肌肉靠蛋白質支撐,無法吸收蛋白質引致肌肉消失,骨瘦如柴,臉色萎黃,骨頭比炸薯片還要脆。「人老珠黃」這句話就是這樣來的。但人老未必一定珠黃,相反年紀輕也一樣會「人未老而珠黃」;有些人年紀大後會萎縮變矮,有些人不會,以上全都與食物種類、以及消化系統是否健康有關,更具體來說,與是否有能力消化、吸收、代謝蛋白質有關。骨質疏鬆不是單純缺少鈣的問題。 我們把蛋白質問題再講清楚,今天還是�…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食療匯總 Tagged with: , ,

70種病同一個病因

(續昨)「總的來說,有70多種疾病正影響着世上十億人口,它們表面上與血管毫無關係,但事實上,這些疾病都以異常血管增生為共同特徵。明白這一點,能讓我們重新思考如何通過控制血管增生來治療這些疾病。」 (請再次留意:70種病同一個病因,以異常血管增生為共同特徵,根據美國腫瘤專家李醫師的科研結果,治療和預防異常血管增生的特效藥就來自我們廚房中的食物!) 癌症腫瘤是現代人的主要殺手,但到底腫瘤是怎樣形成的�…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健康知識 Tagged with: , , ,

血管掌管人生死

(續上周五)李威廉醫師的抗血管增生癌症療法,等於是一場醫學革命,這個方法是藉着切斷血液供給腫瘤來治療癌症,跟化療完全不同,而且用的是食療! 李威廉醫師:「為甚麼我們在乎血管呢?因為我們身上到處都是血管,如果將一個標準身材的成人體內血管頭尾相連,長度竟達十萬公里,可繞地球整整兩圈!最小的血管叫…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知識 Tagged with: , ,

腸胃衰敗原因

在甚麼情況下腸胃會加速衰敗,以致銀髮族、甚至年輕人也有嚴重的消化和排泄問題? 1,水喝不夠、食物太多、長期吃加工食物、垃圾食物、燒烤、煎炸食物、冷飲、太多啤酒、烈酒、刺激性食物、缺少運動、晚餐吃太多、宵夜、匆匆忙忙狼吞虎嚥。 2,太多肉類、缺少蔬果。 3,麥類食品中的麩質、奶製品中的酪蛋白。這一種情況也是引起多動症/自閉症的主要原因。 以上三種情況都會引起腸漏症(腸激症),之前已經詳細討論過,也提供了改善的食療和方法。 這幾天連續講改善胃腸衰弱的飲食方法,其中的木瓜素專長分解肉類蛋白質,加速肉類�…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養生之道 Tagged with: , , , ,

產生優質蛋白質的食物

蛋白質只可以從食物中補充,吃甚麼食物最好?不同的食物產生不同級別的蛋白質,應該補充優質的食物,一般來說,魚、蝦、海參類蛋白質比肉類要好,肉類中的白肉比紅肉好,白肉包括雞和鴨,紅肉是泛指牛羊豬等。盡量吃有機的肉類,避免人工餵養有激素的肉類,盡量多吃雜豆,銀髮族和有蛋白質消化問題的人應該多吃豆類代替肉類,以鷹嘴豆和黃豆為主。雞蛋和布緯食療都含有優質蛋白質。 我曾經介紹過的藜麥已經被聯合國證實含有完整蛋白質,藜麥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區,有5000至7000多年…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健康知識, 食療匯總, 養生之道 Tagged with: , ,

脂肪與腫瘤 都需要吸血

(續本周三)上文提到,血管增生不止存在於腫瘤,人體任何部分出現毛病都可能出現這個問題,包括肥胖,這都是李威廉醫師的講話內容,在他眼中,肥胖也是疾病。 李威廉醫師:「另外一個疾病就是肥胖,研究顯示,脂肪組織的形成跟血管增生也高度相關,一如癌症,脂肪與血管同時生長。我們是否可以阻斷血液供應使脂肪萎縮?」 摸摸我們的肥肚腩,原來存在我們臭皮囊中的脂肪不會變臭,是因為身體特意為脂肪增生了微血管,用我們有限的鮮血為脂肪供應血液!怪不得肥人容易累,不夠血是其中一個原因。 李威廉醫師:「如果你給一隻肥老鼠輸入抗血管增生的藥物,脂肪會減少,牠們會變瘦,一旦停藥,體重便會回升。若重新輸入藥物體重則再次�…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知識, 食療匯總 Tagged with: , , ,

文章分類

May 2025
S M T W T F S
« Dec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