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Archives

三餐有「營」 保大腦健康

(續昨)麥片、小米粥、雜豆粥、十穀粥、藜麥、玉米爆谷等食物是全榖類複合性碳水化合物,都是沒有經過精煉的粗糧,不經精煉,等於它們的胚芽和穀糠仍完整保留着,而這些部分才是維他命礦物質最多的地方。全榖與蔬菜和部分水果同屬於低升糖食物,可把菜或者肉豆碎、紅蘿蔔蓉等混在粗糧中一起煮,味道很香! 為甚麼低升糖的食物對大腦和身體健康那麼重要?有證明嗎?英國史雲斯大學(Swansea University)心理系教授班頓(David Benton)曾針對一群一年級學童進行實驗,發現吃低GI(升糖指數)早餐的孩子,在一系列腦力測驗中表現比較好。換句話說,做家長的如果想孩子聰明,最好讓孩子吃這類食物,年紀大以後不希望患上老人癡呆、柏金遜,也最好吃這種食物。相反,公仔麵、白飯、白麵、�…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健康知識, 養生之道 Tagged with: , , ,

每天吃粗糧不癡呆!

前文說過,讓大腦不癡呆的秘方之一,就是每日吃早餐,為了強調早餐的重要,再補充一些細節。 大部分人以為,在清醒時候大腦消耗最多能量,事實上,人在睡覺時腦的能量消耗竟高達三分之二!也就是說,大腦在人睡覺時工作負擔更大、更重,如果你看過前文你就會明白,大腦不是忙着做夢,而是忙着清理白天所積累的垃圾。 大腦過了辛勞的一晚,體內的葡萄糖大概也快用完了,早餐就是適當時候補充腦能量,而且必須選擇對大腦有營養的食物。這樣就回到上文:每日吃早餐不癡呆!香蕉�…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健康知識, 養生之道 Tagged with: , ,

每日運動不癡呆!

(續昨)保養大腦的第九個秘方,就是昨天說的每日運動不癡呆。 美國霍華休斯醫學研究所1999年底以老鼠實驗,證實運動能使腦細胞增生,促進學習和記憶力。運動還能促進神經傳導物質分泌。 美國國家老化研究所發現,過去不運動的人,每周做三次45分鐘快走運動後,無論注意力、記憶力和計劃能力都有顯著改善。這一點我在前文已經再三強調:運動,以致平凡到只是每天散步,都可以改善柏金遜症和阿茲海默症。運動能幫助減壓,促進腦內啡、血清素的分泌,對腦健康有益。 「常運動的人通常心智靈敏,身體健康且外貌較佳。」《成功的老年》作者之一,也是密西�…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健康知識, 食療匯總, 養生之道 Tagged with: , , , , ,

五官並用不癡呆!

(續昨)第六點,「人肉錄音機」不癡呆!有的人特別沒有耐性重複解釋瑣碎的事,這是放棄了一次運動腦細胞的機會。 原來當信息被覆述得愈清晰,意味着腦神經愈有活力,所以在生活中不嫌煩重複解釋瑣碎的事,應該視之為在運動你的腦細胞。你學到的知識也可以重複為人覆述,當你轉述知識的時候,其實在運動你的腦細胞,也幫大腦保存知識。所以科學家說,做老師相當補腦。 第七點,五官並用不癡呆!人有五官,分別管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和味覺,但我…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健康知識, 養生之道 Tagged with: ,

終生好學不癡呆!

上周五我們說過,改善大腦健康的秘方第四點,是「諸事好奇不癡呆」!為大腦製造好奇的原因,讓大腦接觸新內容,必須是新的才能引起感官注意,愈熟悉的事愈容易忘記,大腦對熟悉的事物麻木,每天習慣性地做同一件事,大腦可能根本沒有注意,有可能連有沒有做過都忘記,如果到了這個程度,你必須為大腦準備新刺激。 第五點,終生好學不癡呆!每個人都應該成為終生好學者,研究證明,用於學習的時間…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健康知識, 養生之道 Tagged with: ,

不要長期活於壓力下

(續昨)維他命B12是人體製造神經傳導物質的輔助酵素,體內含量不足就會影響神經傳導物質分泌,可能出現記憶力喪失、失智、神經痛、末梢神經炎、睡眠障礙、注意力無法集中、情緒低落、耳鳴、與眼睛有關的病症、腎虛等。 也有研究發現維他命B12與記憶的關連,美國塔夫茲大學發現,血中維他命B12高者,記憶力明顯優於維他命B12含量低者。但不建議自己隨便服用大劑量的維他命B12,最好先去做一個生物共振測試,有一個較全面和慎重的開始。 食物中含有各種營養,但有些成分如果過分烹煮便會流失…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健康知識, 養生之道 Tagged with: , , , , , ,

年紀大,不癡呆!

(續昨)很多朋友在年紀大以後害怕有老人癡呆,但年紀大與腦退化絕對不掛鈎,明白大腦為甚麼退化,就知道一切可以避免,甚至可以改善。 阿茲海默症又稱老人失智症,阿茲海默症者的大腦解剖發現,大腦內很多類澱粉斑塊沉澱,而這種類澱粉斑塊就是腦細胞所產生的廢物之一,長期無法排出腦部,最後損傷腦部,造成大腦萎縮,這就是阿茲海默症其中一種重要成因。阿茲海默症與柏金遜症有相似性,改善和康復的途徑基本上相同。這兩者的成因與熟睡時間,以及每天吃進身體的糖份和脂肪有關。 過多的糖份不但加重肝臟的負荷,並可產生胰島素抗性,胰島素抗性會引起糖尿病,而且簡單來說,腦退化也好比是發生在腦袋的糖尿病。糖是身體第一大敵,但是一樣可怕的敵人是不良脂肪,�…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健康知識, 養生之道 Tagged with: , , , , , , , , ,

你懂得為身體排毒嗎?

有關排毒的產品和廣告多如牛毛,大家有必要再了解一下身體排毒的方法。 身體排毒分腦袋排毒與腦袋以下排毒,雖然腦袋長在身體上,但兩者的排毒方法並不一樣。身體細胞的廢物通過淋巴系統排除:廢物→淋巴管→靜脈→心臟→動脈→肝腎→大便和小便→排出體外。這裏有必要了解一下很多人有的靜脈曲張,就是小腿肌肉上凸出來的青筋,這就是靜脈,是排毒系統的一部分。 靜脈排毒的方法是這樣的:肌肉細胞穿雜在靜脈和淋巴管之間,在走路或運動時,肌肉一收縮就會壓縮淋巴�…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健康知識, 養生之道 Tagged with: , , , ,

健腦計劃

(續昨)營養是主宰腦健康的主要因素,適當飲食能使腦和免疫系統達到平衡,不受自由基侵害,避免神經系統疾病,這是紐約西徹斯特醫學中心神經醫學部主任隆巴德對腦健康的其中一項指導思想。 這位康乃爾大學神經學教授在《健腦計劃》一書中,提出下列預防與對抗腦部細胞損傷的飲食建議:首先要避免暴飲暴食…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健康知識, 養生之道 Tagged with: , ,

自癒是大腦的本能

(續昨)以下這本書可以被列為健康重要奇書之一,在書中有無可挑戰的案列,列舉了用自然的神經可塑性療法改善現代醫學無法治療的病例,包括:用心走路可以逆轉柏金遜症;聆聽濾去低頻的莫札特音樂,能讓群醫束手的自閉症兒童正常說話;在舌頭上擺上一個小電板,能逆轉不良於行的多發性硬化症患與中風;輕柔地震動後腦可以治療注意力缺失;只是在病患頸後閃光便能治療腦傷…… 這本書的名字是《自癒是大腦的本能:見證神經可塑性的治療奇蹟》,(The Brain’s Way of Healing),作�…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知識, 養生之道 Tagged with: , , , ,

文章分類

September 2025
S M T W T F S
« Dec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