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March 2016

藜麥為淋巴排毒

(續昨)吃素的人不能單靠豆腐來攝取蛋白質,不同食物中氨基酸相互補充,可以顯著提高營養價值。例如穀類蛋白質含賴氨酸較少而含蛋氨酸較多,豆類蛋白質含賴氨酸較多而含蛋氨酸較少,當這兩類蛋白質混合食用時,人體必需的氨基酸便不會缺少。這兩天介紹的堅果是其中一種重要的蛋白質來源,藜麥更是素食者必須每天吃的食物。 有讀者反饋:本來吃布緯食療中的芝士覺得「燥熱」,後來在服用前先喝木瓜素,情況便好了很多。又提供意見說,藜麥不�…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食療匯總, 養生之道 Tagged with: , , , , , ,

不信科學,也要信因果(下)

這個由19個國家的科學家組成的跨國小組叫Bioinitiative Working Group,2007年這個小組已經有14位科學家,在發表的第一份大型報告中,研究了2000個關於手機、室內無線電話、手機發射站、Wi-Fi、手提電腦、Wi-Fi路由器、嬰兒監察期、smart meter、電線、電纜,和多種電子儀器所發出的高低頻電磁波對人體、動物或體外細胞的影響。 到了2012年,他們組織擴大了,又研究了2006-2011年之間…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健康知識 Tagged with: , , ,

每天吃25粒杏仁

(續昨)杏仁是國際營養專家都推薦的零食,特別是全素食者,應該每天都吃一小把。不少人年紀大以後容易摔跤,這是肌肉流失的徵狀,杏仁有明顯的修復作用。 根據美國《Fox News》2013年10月17日的報道:「杏仁是維生素E的最佳食物來源之一,可防止肌肉拉傷後自由基對肌肉的損傷,加快肌肉恢復。」根據這篇報道,維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還有助皮膚避免曬傷,更重要的一點是:「可以預防認知能力減退,保護記憶力。」有這個需要的人不可不知道。 每天吃不少於25粒杏仁,可以滿足維生素B2日攝入量的17%,維生素B2有助於將食物轉化為肌肉�…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食療匯總, 養生之道 Tagged with: , , , , , , , , ,

不信科學,也要信因果

電磁波的傷害是積累性的,先削弱免疫系統,然後形成病狀,好比汽水、甜品、漢堡包……三十年前,你敢說這一大堆人們每天塞進口的食物,竟然是現代流行病的元凶嗎?三十年後的今天,你敢挑戰其中因果嗎?垃圾食物削弱免疫系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然後腸漏症出現了、自閉症、多動症、腦退化、糖尿病、心臟病、中風、癌症……科學不是宗教不存在信與否的差別,所以除非你遠離這些食物,否則你的命運等於已經寫在牆上! 世衛在2011年宣佈手機致腦癌,「有可能」也引起其他的癌症,這是基於一個科學家小組在2007年的報告,這份詳盡報告綜合了2000個關於電磁波的研�…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健康知識 Tagged with: , , , , , , , , , , ,

堅果能量球

(續昨)專家指出,蛋白質(非肉類中,豆類和藜麥含量極其豐富)、脂肪(椰子油可以代替肉類中的飽和脂肪,亞麻籽油可以代替魚類中的奧米加3)、碳水化合物(蔬菜水果)的比例維持在30:30:40,便能夠讓你輕鬆達成健身、養生和改善健康的目標。 這三大類食物,缺少任何一類都會影響身體運作,包括皮膚病,以及無法維持大腦功能。全素�…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養生之道 Tagged with: , , , , ,

更多手機引起腦癌的證據(下)

(續昨)究竟電磁波是不是真的對我們有害?是什麼樣的害處?為什麼有些研究說有害,有些說沒害呢?這個問題很複雜,一方面關乎物理化學的技術性知識,也關係到電磁波傷害人體免疫系統的醫學領域,不是三言兩語能令人明白;另一方面是在政治上很有爭議性,包括牽連到…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健康知識 Tagged with: , , , , , ,

藜麥與小米雙劍合璧

(續上周五)藜麥可以用電飯煲煮,將藜麥和小米按大約2:1的比例混合成一杯(也可按自己的喜好加入糙米或其他雜糧,但以藜麥為主)。藜麥和小米都是種子,最好先浸泡一至兩小時,啟動種子中的營養,然後將浸泡的水倒掉。另加三杯水,用電飯煲煮飯的功能煮,因為藜麥和小米很易煮熟,如果用電飯煲煮粥的程式則會煮太久,用煮飯的時間便剛剛好。我們平時習慣吃飯、吃粥,但藜麥沒有黏性,不會像米一樣黏口,加上小米後,口感會好一點。小米是補脾胃的聖品,我特別推薦大家每天都吃。 上面這個粥如果用明火煮,…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食療匯總, 養生之道 Tagged with: , , , , , ,

素人父母

不打針不吃西藥 我的孩子健康成長 為什麼Like 作者寫出自身育兒經驗,用心報導主流醫學所忽略的文獻,勇於打破對西醫的迷信,認真探討疫苗的真相,同時分享各方面的健康知識和實踐經驗,十分難得。 適合什麼人 適合所有愛護兒女,關心社會,對自己和家人健康負責的人 作者是誰 林綸詩自稱樂評人變藥評人,用最老土最傳統的方法教養兩個兒子。 湯禎兆是研究日本文化的作家,自認是兩個孩子的玩伴、司機和「催」眠師。 精選 疫苗副作用。奶粉與母乳的分別。順產…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嚴浩LIKE, 書藉

行山王

300條分級行山路線 為什麼Like 散步和行山是最好的運動,香港出名是大都市,但其實更加是擁有世上最美麗景色的海島和半島,有山有水又有城市色彩的地方是少有的,最特別的是無論你位處那個地區,不需多久的車程或步行你就可到達有山行的地方,這是香港秘密。這書的路線包括完全不陡削的平路,亦包括較少人知的新界古徑,還有「鳥友」的各種有趣發現。   適合什麼人 適合願意放下煩囂,做一些不太重要的事情的人,當然還有行山和大自然的愛好者。   精選 香港山頂馬己仙峽,冬天時會有多達700隻鷹停棲山谷。新界…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嚴浩LIKE, 書藉

更多手機引起腦癌的證據

瑞典腫瘤科醫生和教授Lennart Hardell曾經去信世衛總裁陳馮富珍,提供更多證據要求世衛把對手機致腦癌的2B警告起碼改至2A(原文鏈接見昨天文章),證據顯示腦瘤機率會隨着頻繁用手機而上升(http://www.pathophysiologyj……e/S0928-4680(14)00064-9/pdf),… 繼續閱讀
Posted in 健康專題, 健康知識 Tagged with: , , , ,

文章分類